紫石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水市生态养鸡发展成效及思考6009 [复制链接]

1#
中医治白癜风

天水市生态养鸡发展成效及思考


【摘 要】生态养鸡是一种以林果禽和谐发展为核心,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前提下,使鸡健康、快速生长的零污染新型养鸡技术,是促进家禽养殖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主要措施,推动家禽养殖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要求。近几年,推广“天然养殖园区”、“标准化养殖”模式取了了极大成效,但同时也凸显出了一些新问题。


中国论文


【关键词】天水市 生态养鸡 标准化养殖


近年来,随着我国林牧业的迅速发展,一些问题突出地暴露出来,而且日趋严重。在养殖业生产中,农村人畜混居、畜禽混杂,畜产废弃物随意堆放,环境污染严重。国内学者就这一问题展开了多方位的探索与实践,但无一例外的最终走向了生态化养殖之路。


1 天水市发展生态养鸡前畜牧林方面存在问题


(1)果园土壤存在轻度污染。以陈学明等研究认为,以甘肃省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来看,天水地区7个区(县)果园土壤综合污染水平均已达到轻污染状况。


(2)生鸡养殖以庭院式传统养殖为主,卫生打扫少、污染严重、疾病频发。


(3)养殖场建设不合理,场内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三区”布局分布不合理。


(4)养殖户改良意识不强,优良品种优势得不到发挥。


(5)生鸡养殖主依靠传统饲养技术,缺乏科学养殖技术、先进的饲养管理经验,容易导致饲养成本增加,饲养效益低下。


2 天水市生态养鸡发展策略


(1)推广“天然养殖园区”“标准化养殖”模式。


(2)建立标准化生产模式。


3 天水市生态鸡养殖成效显著


3.1 生态养鸡生产性能高于传统庭院式养鸡生产性能


以庭院养鸡作对照,分别测定生态养殖鸡场中的鸡的生产性能。分别在武山县、秦州区娘娘坝镇舒家坝的三个生态养殖鸡示范基地进行为期12周生产性能试验,试验前从各舍中分别随机抽取健康鸡各150羽,对其称重,记录初始体重,试验过程中记录耗料量,试验结束时再称量其末重、记录,计算出净增重、周增重以及料肉比(表1)。


试验鸡均由鸡场统一提供,始重没有差异,但末重、累计净增重以及周增重生态养殖模式中均显著高于庭院养鸡的平均值,累计净增重三养殖场分别提高9.1%、5.6%和3.9%。传统养殖模式与生态养殖模式料肉比差异比较显著,而三家生态养殖场料肉比差异不明显,这可能与生态养殖厂饲料可采食饲料品种多、营养丰富有关,这点也可能是生态养殖场出产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关键因素。


3.2 生态养殖区土壤污染指数明显降低


年间,依托天水市土壤调查和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花牛苹果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以武山、娘娘坝三个生态养殖场土壤为测试对象,分年度采取土壤样品,土壤样品经盐酸-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消解,采用IRISIntrepid Ⅱ XSP型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仪(ICP―AES)测定重金属Zn、Cu、Pb、Cr和Cd总量(表2、表3、表4)。Cd数值有所下降表明鸡对土地的翻刨可有效抑制果树根茎对土壤Cd的富集;在生态养殖园中零化肥施用有效降低了土壤中Cr的含量;Pb含量无变化说明土壤中Pb可能来源于土壤母质或空气污染;Zn、Cu数值的变化小说明其可能源于粉尘及汽车轮胎磨损所产生的大量含重金属的有害气体。


3.3 实现养殖业的“三赢”


结语


近几年,天水市在生态化养殖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日益凸显,笔者就此思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继续加大推广林果鸡共育模式,实现全市生鸡养殖零污染;(2)生态养殖园选址要考虑污染情况、远离道路;(3)考虑土壤底值,要充分利用土壤母质中元素对养殖的帮助;(4)在生态养殖园两侧采用复层结构(乔灌草)培育种植优良园林阔叶树作为有效滞尘带。


参考文献


[1]赵芙蓉,王占彬,李保明,王朝元,梁臣.畜果结合生态养殖模式的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06,04:.


[2]陈学民,朱阳春,伏小勇.天水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富集状况评价及来源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05:.


[3]董会平.天水苹果主产区土壤中重金属监测及评价[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06:.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