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949年三野渡江,美法军舰都提前撤走, [复制链接]

1#

在49年4月解放军正式渡江前,已经在长江江面上发生过一场炮战,交战双方并非国共部署在长江南北岸的炮兵,而是我军第三野战军和英国远东舰队。英国4艘军舰连续遭到痛击,伤亡数百人最终逃离长江(其中紫石英舰在3个月后才勉强逃走)。外国军舰干扰我军渡江,被打是理所当然,但奇怪的是,解放军渡江前已经多次进行了警告,实力强大的美国、法国海军得到通知都乖乖执行撤离长江,为何只有英国军舰敢照旧在长江寻衅,最终引起双方炮战呢?

先来了解下为什么年的长江之中会有多国军舰航行。作为我国内河,尽管长江江面广阔,但在主权国家中,内河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他国海军进入的。在解放前,国民政府和欧美国家有诸多军事、经济合作或复杂联系,尤其是近百年的半殖民地历史及二战时各国结成的同盟关系,使得欧美国家在华获得了不少特权,这其中就包括通航长江,直到抗战结束后仍是得到国民政府许可的。但是很显然,这样的特权对中国是不公平的,也是羞辱性的。

49年中国北方三大战略决战全部结束,国民党军败局难以挽回。面对即将渡江南下的解放军百万大军,美国、法国等西方主要国家希望将来能在与新政权的接触中处于有利地位,相对比较配合。在接到解放军方面就长江水域的示警后,纷纷按期撤出敏感水域。英国是世界第二海军强国,在亚洲驻有远东舰队,当时也经常巡航长江,接到我方警告后是什么态度呢?

英政府知道蒋军无力支撑局面,但是跟美、法等国不同,英国在中国尚有一块重要殖民地:国民政府之前并未提出收回的要求,也没有有力收回举措,而解放军是新政权的武装,在中国大陆统一后会对英国及殖民地采取怎样的态度和行动呢?英方没有把握,于是决定借渡江战役探一探解放军的底线,看看我们的军事实力和态度是否强硬。结果第三野战军很快用猛烈的炮战回复了英军的试探。

除此之外,之所以英国军舰不轻易从长江撤走,跟历史因素及海军传统也有一定的关系。英国海军实力在近代长期占据世界第一的宝座,“日不落帝国”主要由强悍的海军力量开拓,其实力直到二战时期才明显被美国海军后来居上。即便如此,英国在49年渡江战役时仍然是世界顶级海军强国,海军作风极其刚猛,往往有一艘驱逐舰、轻巡洋舰就敢与别国主力战列舰正面对轰,直至力尽沉没的表现,并以此为荣。而鸦片战争时,英国也是首先用舰炮砸开了中国的国门。有了这些因素支撑,渡江战役前该国海军舰艇才敢继续横行长江,不肯提前撤出,最终也遭到了教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