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之前先简单解说一下国庆由来。“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大家通常的认识都是——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打算在年1月1日宣布建政的。这个建议是得到不少民主人士的赞成的。因为年01月01日,孙文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建立了民国。虽然,无法保存旧的国号。但是如果能延续老中华民国开张的日子(而不是双十国庆),起码是心理上也有某些慰籍,甚至在法统上也有一些传承关系。
但是在刘少奇访苏协商建政问题时,斯大林明确反对年元月才建政。他始终担心美国会干涉。认为国民政府在全国的统治业已开始瓦解,如不及时建政,会给帝国主义以中国陷入无政府状态而武装干涉的借口。其实,他的担心也是中共一直紧张的一个风险。当时在宁沪杭三角地带摆了二野和三野接近80多万多军队,在平津地区放了原来华北野战军和四野的不少部队,都是担心美军登陆介入。
直到美军从青岛撤军后。而英国对紫石英号事件也只是口头威胁,未作实质性行动后。放松下来的中共才派华北野战军改隶一野序列进军大西北。同时命令二野离开江南而迂回进军西南。所以,定在10月01日实在是变更计划后,在9月政协会议上有一些仓促地定下来的。当时就有不少人以10月北京多秋雨为由反对。后来,果然有相当多的国庆是在雨中进行的。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
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