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手术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baidianfengjiankang/m/4574.html最近,印度老是曝光在我们的视野。
但,大多是些负面新闻:
比如印度民众喝河水对抗新冠;印度村庄聚集百余人领取所谓的“神药”。
还有更令人匪夷所思的:
印度某议员自称每天喝牛尿才没感染新冠,甚至还亲自录视频示范。
???
这些在我们眼里无法理解的行为,加深了印度在我们心中的刻板印象:
但,他们真的愚昧吗?为什么愚昧?
最近一部电影,试图给出解答——
Mandela
印度一个叫索朗迪的村庄。
一个鬼鬼祟祟的村民正在小树林里找位,随时准备释放生理需求。
别想歪了!不是那啥,而是……
拉粑粑。
明明已经是21世纪,你还能看到这样一幅景象:
人均携带一只水壶(有啥妙用你们猜猜),用着智能手机打光找空位。
但思想仿佛还停留在远古时期:
放眼望去,小树林俨然成了露天厕所,不少村民都选择在这儿排泄。
为了改变这种陋习,当地发起了一项“公厕改革运动”。
解决措施:修建厕所,还不带通上下水的那种。
是的你没看错,真的只有一个坑
然鹅,在使用分配上又遇到了麻烦:
索朗迪虽是个小村庄,但南北两边水火不容,互相看不上眼。
厕所到底给谁用?
南边的人用了,北边的还不得连夜把厕所给拆掉?
为了主持公道,两边人把村主任搬了出来,主持大局。
可没想到,两边人都吵着不让对方上的厕所,却让一只小土狗捷足先登。
这下好,狗拉了屎,那人还怎么上?谁给清洁厕所?
前一秒还闹得正凶的南北两派,这时都达成了和谐的一致:
这下等人干的脏活儿,爱谁谁,反正我不去。
没办法,只好大老远“请”来了个人:
村口的剃头匠,笑脸。
诶等等,这里又有个问题:
南北村的人斗得这么凶,笑脸属于其中任意一边,不就给那一派丢了人?
放心。
尽管南北两边的村民在闹“厕所纠纷”。
但,这里有一种歧视是通用的——
笑脸既不是南村村民,也不是北村村民。
事实上,在社会意义里,他甚至不能算作一个“人”:
“笑脸”不是他本名,村里人偶尔还会叫他蠢蛋、卷毛、掏粪工。
绰号被叫多了,渐渐地,他也忘记了自己到底叫啥。
没有名字,甚至没有自己的身份证。
笑脸和那条狗有什么分别?
电影用一出公厕运动,以极具讽刺性的方式揭露了印度的一大文化糟粕:
在人们对待笑脸的态度上,其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请笑脸打扫公厕的人开了辆车过来,笑脸误以为是来接自己的,一屁股坐了上去。
结果被人一巴掌扇了下去:
你们忘记自己的种姓了吗
不知廉耻,还敢上车?
上门理发,不能从正门进入。
只被允许从长满荆棘的后门穿过。
活儿干完了,该收的钱也可以被理直气壮赖掉,自动折算成了一碗粥。
嗯,而且还是吃完要替人洗碗的那种……
相比之下,印度高种姓的人什么样?
影片选取了村主任一家为范本。
村主任为了缓和南北两派的矛盾,分别娶了两边的女人当自己的老婆。
没想到的是。
两个儿子不争气,在家剑拔弩张,在外还是南北两派闹事的带头人。
他们互相认为对方的种姓低人一等,积怨已久后,矛盾逐渐加深:
南村建了新学校,不给北村的孩子上。
北边索性连夜把学校给拆了,两边的孩子都没学上,这特么才叫公平。
村主任只建一间厕所,也是为了让南北两边改善关系。
可他们谁也不想让对方上,新修的厕所成了炮灰,又被拆了。
而两边带头的村主任俩儿子,更是为祸乡里:
垄断了村里的水源,以桶装水的形式高价卖给村民。
而夹在中间的底层村民呢?
只能压榨种姓更低贱的笑脸。
凭着自己的高种姓身份就敢这样猖狂。
一旦他们掌握了话语权,村子会变成什么样?
选举在即,本应继续连任的村主任突然发病。
想在村里开设石英厂,却多次被拒绝的商人高兴坏了。
他们以五千万卢比为诱饵,极力游说村主任把机会留给两个儿子,伺机贿赂。
这两兄弟可靠么?
村主任试探性地发问,他们赢了选举想干嘛。
结果这俩脑袋空空的傻大哥立马现原形:
一个说自己想带手下办趴体、去旅游,有钱了第一个装修村里的酒吧;
一个夸下海口,说要往每个村民银行账户里打钱,一人发一万五。
可村子里,有银行账户的人屈指可数。
这俩人都顾着享乐,没一个真正想为村子干点实事。
村主任爹看透了一切:
真让他们选举上了,南北两边的村民都没好日子过。
可这俩傻儿子为了拿到五千万卢比蠢蠢欲动,纷纷开始为自己拉票。
可拉到最后居然……平票???
虽说差一票就险胜了,但村子里的人拢共就那么多,总不能从对方村子里去撬人吧?
两边都差这关键性的一票,就可以扭转局势。
而手握这决定性一票的人是谁?
——正是被所有人视为“贱民”的笑脸。
咦,刚不还说到笑脸身份证都没有,连“人”都算不上,凭啥拥有投票权?
原来笑脸为了实现在村口开家理发沙龙的梦想,一直努力存钱。
攒够了一定数目想存银行,却被告知没身份证开不了户。
而拥有身份证的第一步,就是得先拥有自己的名字。
为此,村里的女邮递员特意给笑脸取了个新名字:曼德拉。
拥有新名字新身份的同时,笑脸还收获了意外惊喜:
就是这张崭新的选民证。
拥有选票后的笑脸,身份一跃从“贱民”升级成了“国宝”待遇:
从前上错了车要被嫌弃扇耳光,可你再看如今——
不仅把车子拿来给他当跳板,车顶被压瘪了也丝毫不心疼。
俩尊贵的高种姓人还一人托着他的脚把笑脸扶下来,活像伺候祖宗。
为了争取笑脸的选票,两兄弟各种向他示好,许诺好处:
一边给他送理发用的新镜子,一边就给他送上了旋转座椅;
一边给他送新衣服,另一边就给他送上可口的饭菜。
笑脸总是用“还没下定决心”为理由搪塞,同时收受着两边越来越奢侈的馈赠。
到后来,笑脸甚至摇身一变,成了村里的大佬:
但凡村民欺负笑脸,都有人替他出头。
给人理发能大摇大摆从正门进了,该收的钱也一分不少,没人敢再赖账。
在大树下开家理发店的梦想也有人帮他实现了:
窗明几净,该有的设施一应俱全。
一张小小的选票,竟奇迹般扭转了笑脸的命运,让他拥有了想要的一切。
但,真是这样吗?
有得必有失。
笑脸看似得到一切,但已被原来的生活全然抛弃——
事业。
理发店装修再精致,但人们都绕着道走。
即便他愿意免费服务,也没人再敢找他刮胡子理发。
朋友。
同为“贱民”的鬓角,曾经是笑脸的小跟班。
他也逐渐看不惯轻易被收买的笑脸,选择了离开。
甚至萌芽的爱情。
曾经互有好感的姑娘,如今态度满是鄙夷:
你以为这是对你的尊重?
这都是为了得到你的选票
选举结束后他们就会抛弃你的
你不知道怎么投票,却知道怎么利用选票赚钱
靠投机取巧赢来的尊重,终究只是件华美的外袍。
扒开那层虚伪,内里照样爬满了虱子——
一张选票所营造的虚空,正如那个不属于他的名字那样:
《理发师》就像面照妖镜,照亮了每个人心里的阴暗。
一边是利欲熏心的人们,如何任由欲望操纵自己。
比如在选举中,为了钱和权,吃相越来越难看的两兄弟。
一边是如何摒弃虚假的欲望,真正找到心之所向。
比如变得更有“人”味儿的笑脸。
从前他透过选票,只能看到自己的私欲。
但放眼向四周望去——
唯一一间厕所被拆除后,真正有需求的女性只能凌晨三点起床,偷摸着在野外方便。
还得时刻警惕自己会不会受到侵害。
幡然醒悟的笑脸,变了。
他选择利用这张选票,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
重新修好了厕所,让真正需要厕所的人不再担心野外方便遇到危险。
再把水管打开,让全村人都能随时随地用到干净的水,不用再花高价买来。
修缮曾经被拆掉的学校,让南北两村的孩子都有学可上。
所以,这张选票最后投给了谁?
其实到最后,谁当上村主任已经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笑脸真正想做的事已经达成了。
不再满足于一己之欲的他,看似重新一无所有。
但他获得了更珍贵的东西——
所有村民们发自内心的尊重。
就像笑脸新名字的原型,南非总统曼德拉一样。
曼德拉一生为反种族隔离而奔波呼吁。
而为村民谋福利,试图撼动种族制度根基的“山寨曼德拉”。
不也同样了不起吗?
《理发师》以一出荒诞喜剧,暴露了印度社会存在的诸多症结:
厕所危机、选举黑幕、女性生存困境等等。
看似单单在聊印度。
但其实,我们可以从中寻求到一种情感的共性:
难道相似的难处,在我们的社会里就不存在吗?
敢于揭开社会的沉疴痼疾。
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
就像最近去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为什么所有人发自内心地悲切与悼念?
为什么小小的长沙,收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感动?
无论是解决了全中国饥荒的袁爷爷。
还是把社会病灶剖开在全世界面前,呼吁觉醒的印度电影人。
我们和他们——
同样可爱。
也同样可敬。
编辑:西雅图不想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