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是核司令,获国家大奖多,高寿101 [复制链接]

1#

“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连。黄沙百战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这是年感动中国人物的一段颁奖词。这年,这位感动中国的岁、被誉为中国“核司令”的人病逝了。

享受正军职待遇的功勋科学家程开甲

中国“核司令”是谁?著名教授郑强在演讲中大声疾呼:“我们记得首富,却不知道集满6个国家荣誉功勋的人是谁?”郑强教授说的这个人,就是中国“核司令”程开甲。

一、从不爱学习的学生,到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程开甲,年8月出生于江苏吴江县一个比较殷实的家庭。13岁之前,很调皮、叛逆,特别是不爱学习,上小学留级,多次转校都有过。

13岁之后,进入浙江秀州中学后,日本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略者烧杀抢的恶劣行径,深深地刺痛了他。这年,他开始读名人传记,被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所打动。他萌发了要当一名科学家的理想。

程开甲早期科研的场景

年,程开甲考入浙江大学。那时,战火已经烧到浙江,大学被迫内迁。颠沛流离中,他意识到: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是科技落后。于是,他立志“科技报国”。

年远渡重洋,他在英国求学。年获得了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年4月的一天,他了解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敢于向干预渡江战役的英国军舰开炮,击伤了“紫石英”号,感到格外扬眉吐气:看到了中国振兴的希望!

年,程开甲拒绝英国优厚待遇、科研条件,毅然回到了新中国。先后在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任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固体物理学》,成了著名的科学家。

二、隐姓埋名20多年,成为中国“核司令”

年,程开甲被抽调到北京工作。从此,他“消失”在公众视野。

时为上校军衔的程开甲

两年多之后,他第一次来到被称之为“死亡之海”的新疆罗布泊,潜心研究中国核武器和进行核试验事业。年,他从核武器研究所调到国防科委负责核试验科研总体工作。受命与吕敏等同志一起,起草了首次核试验测试的总体方案后,把核试验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成上百个课题,指导研制出了上千台测试、取样、控制等各种实验设备和仪器。

年10月16日15时,是周恩来总理亲自确定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间。这天早上,面对不少人的担心,程开甲自信地说:“没有理由会失败,一定响,一定成功!该想的都想了,该做的都做了,它一定能响,不能不响!”

夫人一直非常支持程开甲保护他身体

正如程开甲所说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按照计划爆炸成功,震惊了全世界。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真正获得了大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

我国首次地下核爆炸成功后,为了掌握地下核爆炸多方面的第一手数据,程开甲和朱光亚等科学学家,不顾生命危险,毅然决然进入地下爆心去考察。获得了中国地下核试验现象学的第一手资料。

在核试验基地隐姓埋名的20多年时间,程开甲成功地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30多次试验。创立了中国自己的系统核爆炸理论和效应研究,主持、参与和指导核爆炸效应的全面总结,为核武器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中国指挥核武器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人们称他为中国“核司令”。

不穿军装的程开甲元勋

年,我国宣布停止核试验后,与程开甲相知很深、感情很深的基地首任司令张蕴玉将军给他写了一首诗:“核弹试验赖程君……戈壁寒暑成大器,众人尊敬我称师”。

三、97岁才退休,获得国家6项荣誉“大奖”

年,程开甲离开了核武器试验基地,回到北京工作。此时,已经年近70岁的他,仍然没有停止科技报国、科技攻关的步伐。

他与他的导师诺贝尔奖得主玻恩教授共同提出了超导电性双带理论,建立起了一套“超导机理”研究理论。与大女儿合作出版了《超导机理》专著。

程开甲90岁时的书法作品

年的一天,程开甲已经97岁了,仍然步履匆匆。这天,他正式退休。他不免有几分遗憾地说:“周总理交给的任务,我都完成了,就是普通话任务没有完成(当年总理告诉他学好普通话)”

年11月17日,岁的程开甲走完了最后的人生路。获得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此时,一些人才知道,他已经获得了中国6项国家荣誉: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八一勋章”、“改革先锋”、“人民科学家”。

记住这位获国家荣誉多、贡献大的科学家

郑强教授说,程开甲是获得国家荣誉最多的人,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名字。不知郑强教授说,程开甲是获得国家荣誉最多的人,对不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