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www.xxzywj.com/m/唐高宗李治晚年生活在洛阳。
永淳二年,唐高宗寿终正寝。虽然在此之前,他的病情已经由著名的景教大夫秦鸣鹤治疗,但这只是他临死前的最后一搏。
于是,他决定将元号改为“弘道”,并以特赦的方式祈求自己的幸福。可是,就在他准备发布特赦令的那一天,他又觉得胸口发闷,喘不过气来,根本下不了床。他只好把洛阳城的民众都叫到了宫里,让仆人来念。
听着殿外百姓们齐声欢呼,唐高宗临死前长叹一口气:“世人皆欢,吾命难安。如果天地诸神多活一个月,我就会回到长安,我无怨无悔!”
长安是大唐的政治重镇,也是唐高宗最向往的地方,可惜上天不让他如愿。
这一夜,大唐皇帝在位34年,在洛阳的贞观殿内去世,终年56岁。
01
唐高宗是大唐的第三位皇帝,他从小就得了一种名为“风疾”的家族疾病,甚至比他的父亲唐太宗还要严重。据史料记载,显庆末期,唐高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没办法,他不得不提前立下太子。然而,皇位之争一波三折,最大的阻碍来自于他最疼爱的女子——武媚娘。
唐高宗在唐太宗病榻之前结识了武媚娘。那个时候,武媚娘是唐太宗的贴身侍卫,而他,就是大唐的未来皇帝。
然而,作为太子的李治,他的童年并不快乐。
九岁时,长孙皇后去世,让他无法在纷繁复杂的朝堂上立足。长久以来缺乏爱情的生活,让他对年纪大、意志成熟的女子产生了好感。武媚娘除了伺候人之外,还帮助唐太宗驯化西域的骏马,对李治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储君与父亲的妻子相爱,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不被接受的。而且,李治在遇到武媚娘的时候,已经有了妻子。其父唐太宗,对太原王氏的儿子,赞不绝口。
所以李治和武媚娘是“很小心”地相爱。
唐太宗在“风疾”的影响下,在临终之前,他就开始胡乱吃药。天竺有个和尚,号称精通仙法,能炼药救人。唐太宗也顾不得这些传闻是真是假,立刻命人把他请进了皇宫,给他看病。最后,天竺的“仙丹”没有成功,唐太宗就死了。
武媚娘是唐太宗的妃子,她和储君李治之间的“地下情”还没有公布,便被送入了感业寺。后来,李治登上了皇帝宝座,去了感业寺,两人又重新建立了感情,武媚娘这才回到了朝堂之上。
当武媚娘再次进宫的时候,王氏已经是王后了。而王皇后的养子,唐高宗的大儿子李忠,就是继位继承人。
她靠着心狠手辣的手段,杀了王皇后、萧淑妃,登上了皇后的位置。后来,在唐高宗的帮助下,她成功地从李忠,变成了他的儿子李弘和李贤。武媚娘就是武则天。
但唐高宗渐渐发现,自己的“枕边人”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可爱了。
02
唐高宗在位31年,即唐高宗即位31年,长安刺客明崇俨遇刺身亡。
一名术士的陨落,并没有引起朝堂上的轰动。但明崇俨是个术士,他不但会骗人,而且和大唐王室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武则天下令,不管是谁,只要查出是真凶,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长安城里,因为朝廷的压力,大量怀疑明崇俨的嫌疑犯纷纷出现。按照武则天的吩咐,他们对这些人进行了严格的盘问,但却一无所获。
唐高宗很同情明崇俨的死讯,却不愿意看到一场大规模的政治逮捕。他是个久病缠身的帝王,没有能力,也不愿意把案件的影响扩大。
武则天可不想就这么算了。她记得明崇俨生前,曾经为唐高宗看病,为皇上和他的几个儿子算命。明崇俨说到将来的皇帝,曾经说过:“英王(李显)类太宗,相王(李旦)贵。”明崇俨说,他是个平庸之人,很难继承皇位。
虽然不知道明崇俨为什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提起“僭越”,但他口中的“太子”,却是唐高宗第二个儿子,武则天和李贤。李贤是唐高宗在其兄长李弘去世之后,立下的。
李贤的整体实力,要比李弘更强。他不但有才华,而且还很英俊。他担任太子时,曾组织人手对《后汉书》进行批注。他在政事上也颇有一手,可以说是唐高宗“加强版”了。明崇俨当众诋毁李贤,这其中的猫腻可想而知。
李贤的才华使唐高宗既喜爱,也厌恶。
所以,在太子执掌朝政之后,唐高宗忽然召见大臣,商量武则天的摄政王。
唐高宗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因为他自己不愿意把权力交给别人。
他一直主张,储君、朝臣与君王是对立的。如果把王位传给太子,将来就很难再拿回来了。而武则天就不一样了,虽然她曾经因为权势和自己有矛盾,但她毕竟是她最喜欢的“枕边人”。如果是女人来朝,文武百官肯定会反对的。如果他的病真的好了,那就不用担心她会拒绝。唐高宗出于私心,毅然将武则天推举为摄政王。
但是,权利不但可以激励男性,而且对武则天这种女性也有很大的作用。唐高宗在永徽六年(年)“废王立武”,武则天在前朝的后宫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由于有夫君撑腰,她不但与高宗同朝听政,并称“二圣”,而且在政事上更是受到高宗赐下的“百司呈书,时时有令,必有诏书”的褒奖。
因为太子和皇后之间的争斗,导致明崇俨案一直没有结果。
03
武则天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在没有得到唐高宗的许可之前,就下令对太子李贤的东宫进行了搜捕,并将有关人员全部带走。
唐高宗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很是同情。在他看来,太子和皇后,都是“附属品”。他不愿因为争权夺利而与家人分道扬镳,便在嵩山之行中,拜访了隐士田游岩。
田游岩早年为太学,后来仕途坎坷,半路看破俗世,隐居深山。在唐朝,隐士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团体,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常常影响到整个王朝的发展和方向。
田游岩知道唐高宗的突然来访。
唐高宗开门见山,说要学刘邦,聘请“商山四皓”,并邀请田游岩来助太子一臂之力。不过,刘邦被“商山四皓”拒绝,田游岩也婉拒了唐高宗,他隐约感觉到,唐高宗虽然一心想要救自己的儿子,但却没有任何办法。
唐高宗回到皇宫,就有了对东宫的调查。
赵道生是所有被抓的人中,最显眼的一个。甚至有传言说,她和李贤有“不伦之恋”,而太子对她也是宠爱有加,不但经常和他在一起,还经常带着她的宝物。赵道生受不了酷刑,终于招认了,明崇俨一案,与他脱不了干系,明崇俨的死,也是太子李贤一手策划的。
武则天在这次的暗中调查中,又发现了一个惊喜,那就是在东宫的马厩里,发现了几百件盔甲。
根据唐律,大型的冷兵器,如甲弩、长矛等,都是归卫尉寺的军械库管理的“禁兵器”,严禁私藏。就算太子殿下有私军,但在不允许的地方,出现这种“重武器”,那就是造反。
暗杀皇帝和皇后的心腹,私吞武器,还有太子的罪状,让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一些年龄稍大的人,已经开始推测,李贤的命运,并不会比他的舅舅、前太子李承乾好到哪里去。
不过,太子有没有罪,还需要皇上和大臣们来决定。
明崇俨死的时候,大唐一共有八位大臣。郝处俊,刘仁轨,张大安,李义琰,都是唐高宗钦点的左膀右臂,为李贤立下汗马功劳。若是以表决的形式决定了太子的罪状,那么唐高宗和他的那些皇亲国戚,就有了自己的目的。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武则天“插手”了,她派了自己的心腹,宰相裴炎、薛元超,与高智周一起主持这件案子。在这样的大案面前,高智周最终还是决定不做任何事情,只留下裴炎和薛元超两人,将罪状送到了皇帝的面前。
时至今日,唐高宗仍然不死心。
史书记载,“上君宠幸太子,晚归而恕。”唐高宗原本认为,“废太子”之事,可以暂时搁置。可没想到,面对权势,武则天竟然抛弃了母亲的身份,死活不肯罢休。唐高宗的一切要求,她都坚决的回绝,说:“儿子心术不正,天下不容,何可赦!”
泰禄二年,李贤被废。后来,李显荣成为英王世子,唐高宗又改为永隆。
04
两代太子一死一废,唐高宗才真正认识到了这一点。
他命人去嵩山,将田游岩从朝召回,同时将李贤手下的官员都调到了李显的身边,以增强他的权势。只可惜,李显这个新的皇子,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废物。
李显在还没有当上太子的时候,就已经见识到了自己的母亲的雷厉风行。
李显的妻子赵氏,是李渊的孙女。赵氏的生母是常乐公主,唐高祖的女儿,按照辈份来算,赵氏的辈份要高过李显一辈。唐高宗对常乐公主的恩隆异于一般人。但武则天对此很是不满,以赵氏对皇后的不敬为理由,将她软禁在了内侍省。
武则天的严苛,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自从赵氏被关进内侍省后,没有一个宫女和太监敢上来伺候。内侍省每日发放到赵氏的粮食,大多是没有经过烹调的。赵氏不会做“粗活”,所以内侍省的守卫们,在发现没有任何异动的时候,才知道英王妃赵氏已经去世多日了。
这对李显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而两个皇兄的下场,也让他想起了一些不好的记忆。成为皇储后,他经常担心自己的命运会不会跟兄长一样。越是这样,他就越是害怕,即便是成为了皇子,也要对武则天言听计从。
而唐高宗,随着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了阻止武则天的“篡权”,他只能用《内训》和《外戚诫》来约束皇后,想要让皇后娘娘改邪归正,尽可能地压制外戚势力,比如武氏。
武则天当然知道唐高宗的意图。在公众面前,她依旧是“天后”。她没有选择和自己的夫君作对,反而大发慈悲,请求唐高宗宽恕唐高宗的“情敌”萧淑妃的两个儿子李上金和李素节,并给予他们更多的照顾,让他们可以在当地自由行动。
武则天这么做,就是想要借着这个机会,让唐高宗和朝堂对她的成见得到缓解。
但是,从李唐的世袭来看,唐高宗和武则天之间并没有“夫妻同心”的关系。眼看着这位新的皇子真的是软弱无能,自知命不久矣的老皇帝,终于明白自己必须要打起精神,才能把握住朝堂上的局势。
05
开耀年()七月,向来不喜用食之道的唐高宗,忽然下令进贡“饵药”。
孙思邈“三石散”是在“五石散”之前改良而成,其主治“风劳毒冷”的药物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唐高宗曾服用这类药物,对治疗风病颇有疗效。
但现在的大唐,却不是唐高宗能够平静的时候。
武则天和储君一党打得不可开交,突厥余孽的叛乱也越来越激烈。
在吐蕃的鼓动下,在单于和瀚海都护的统治下,这些突厥人一直没有忘记复兴自己的国家。在阿史那都支造反之后,开耀年()春天,东突厥的一位首领阿史那伏念,在他的部下支持下,成为了大汗,与阿史那温傅联手,在夏州发动了一场叛乱。
这件事情传到了长安,唐高宗便命裴行俭处理这件事情。
裴行俭是唐朝的“救火队长”,在此之前,他曾以一小队人马,在数千里之外,活捉了盗主阿史那都支。这一次,他处理这些突厥人的叛乱,已经是驾轻就熟了。裴行俭在彻底认识到阿史那福念的贪欲和暴虐之后,便想出“毒计”,用金钱和金钱来引诱他同盟国断绝关系。然后,他用一支骑兵,从伏念的身后偷袭,将他的妻子和孩子都抓了起来,逼得阿史那伏念杀死了他的盟友,投靠了大唐。
这件事情原本是很好的,但是在裴行俭还朝的时候,整个大唐的局势都发生了变化。
裴行俭在多次平定叛乱之后,已经成为了大唐西线的一员大将。他的师兄师弟师妹遍及四方,声名更是与刘仁轨等人平起平坐。但这种人,并不能与武则天“一条心”。
裴行俭在起家之前是个官员,在长安当过知府。那是唐高宗为“废王立武”做准备的时候。裴行俭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去找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商量了一下。他相信,武媚娘一旦当上武后,就会有一系列的灾难,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裴行俭的话,终于被揭穿了。他也被派往边疆,为大唐增添了一名大将。
现在裴行俭功成名就,回来了,武则天可不希望他享受荣华富贵。
她通过自己的心腹大臣裴炎,向唐高宗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是连番剿灭突厥,不是裴行俭一人的功劳,而是他麾下将士齐心协力,浴血奋战。第二,这些突厥人的首领投降只是暂时的,早晚有一天,他们会卷土重来。
在武则天等人的再三催促下,唐高宗终于忍无可忍,急忙下旨,将所有投降者统统斩首,打破了“朝廷不杀降将”的传统。自那以后,大唐的边疆就不太平了。
阿史那伏念叛离平定一年,阿史那骨笃禄又发动了一场反叛。这一次,他没有和大唐硬拼,而是在突厥汗国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政权,也就是突厥汗国,让两位皇帝的心血毁于一旦。
大唐唐高宗全境地图。图源:中国历史地理图册
06
外患不断,太子浑浑噩噩,自己的病情越来越重,唐高宗也是忧心忡忡,却没有办法真正解决问题。
李显虽然不懂政治,但在继承家业上,却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李显登基后的第二年,开耀二年,东宫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他的儿子是李显的长子。
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陛下耳中,让他欣喜若狂,说李唐帝业将会由他来继承。他亲手给这孩子起名叫李重照,也就是李重润,在他出生一百天的时候,他特赦了他,让他的名字变成了永纯。同时,他还提出了立李重照为太子长孙的建议。
在这以前,还没有哪一位太子还活着的时候,就册封了皇太孙。
这位老皇帝如此反常,显然是对他彻底的失望了。若李显不幸去世,有了他的太孙,就能彻底解决武氏的权力分崩离析。但朝堂上的一些官员却不能理解皇帝陛下的担忧,王方庆直接说道:“晋、齐都立太孙,太孙是太孙的亲信,但在东宫里,却没有人能继承太孙。”
王方庆这番话,其实有两层含义:第一,唐高宗以前,有两位皇帝,一位是晋惠帝,一位是被称为“傻子”的南齐武帝萧赜。第二,他们在太子死后,不得不重新立下皇位,而他们所用的下属,也都是太子的嫡系。
言下之意,唐高宗要立他为太孙,是不是想诅咒他先死?
唐高宗没有理会,也没有辩解的意思,只是说道:“没有前车之鉴,便由我来做吧!”
王方庆也是一脸的赞同。
但最终,这件事情并没有发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的解释是,唐高宗临死前,觉得给皇太孙配官职,是不符合古代法律的。
这大概是唐高宗一时冲动,事后反悔的借口。
唐高宗晚年患有风病的大量文献都显示,唐高宗在晚年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并发展成了脑炎。这种疾病的症状,不仅是皮肤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脓包,还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损伤。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唐高宗之所以拒绝成为皇帝的亲信,是因为“不合礼法”。
07
在唐高宗奄奄一息的时候,上天还在惩罚他以前的错误。
就在关中发生了一场大饥荒,饥荒四起。
关中,乃是帝国的根本。但是到了那个时候,关中已经发展了一千多年,资源已经不足以支撑不断增加的人口。所以,自隋朝以来,历代长安的皇帝,都会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洛阳,这是因为这座城市与隋唐大运河相连,拥有着巨大的财富。
如今,唐高宗饱受饥荒之苦,最好的方法便是去洛阳。
这正是武则天所希望的。在她看来,关中一直是李唐的命脉,要想摆脱困境,掌握全局,就必须要改变。唐高宗按照武则天的意见,开始了他的游历。
唐高宗平安到达洛阳,但他的生命也在一点点的接近。
唐高宗的病越来越严重,经常头疼,眼睛都快瞎了。为了治好皇上的病,满朝文武都是提心吊胆,听说阿拉伯人会用针灸和放血,不惜一切代价,向唐高宗推荐。
唐高宗也不是傻子,他明白,自己时日无多。
在上一次改元诏中,唐高宗第一次赞扬武则天多年在幕后所做的一切,并说她“言之所至,所为之所为,所为之所为”。
只有死路一条。
唐高宗在弥留之际,留下了一道口谕:“七日之棺,皇太子之墓,即天子之位。”园陵制,讲究节俭。兵家之事,若有不能决断的,也要看陛下的心意。”
唐高宗一直到死,心中都在挣扎。他在谈到自己死后的权利分配时,使用了“兼取”这个词语,一方面肯定了武则天的身份,另一方面也尽力用白纸黑字来约束她。
然而,体制已死,武则天还在。以她的聪明才智,自然能将这道旨意解释清楚,新皇帝软弱无能,而“兼取”二字,岂不是代表了唐高宗想要让她来主持大局?
唐高宗死后的七年里,武则天先后废掉了大唐的两位皇帝,夺了李氏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