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光掩膜版用低羟基高纯石英玻璃的研究 [复制链接]

1#

石英玻璃是由二氧化硅单一组分所构成的工业用技术玻璃,拥有一系列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由于其优异的理化性能,因而被应用于光学、光通讯、航空航天、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高技术领域。随着高端光电技术领域对高纯石英玻璃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文在介绍一步法工艺特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两步法工艺及产品性能,从而实现更高品质石英玻璃的制备,满足高端光电市场的应用需求。

“一步法”石英玻璃制备工艺:(1)石英砂制备;(2)硅化物制备。将石英砂经过℃以上高温或者在等离子火焰下均匀熔化,形成一定尺寸规格的石英砣坯。石英砂虽然非常普遍,但是高纯度石英砂非常稀缺,且不同批次之间的石英砂的杂质含量波动性比较大,这些将严重影响石英玻璃的纯度、外观以及紫外通过率等,因此,无法满足高端光电领域中所需的品质要求。硅化物是指SiCl4、Si4O4(CH3)8等化合物,通过提纯后纯度可达99.%以上。一般采用合成工艺制备石英玻璃,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工艺CVD、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POD工艺两类。这种工艺方法所制备的石英玻璃纯度高,且具有良好的透过率与均匀性。

不同工艺条件下产品对比:以原料进行划分不同工艺下制备的产品性能也不同。表1列出了各工艺条件下产品的特点。

表1 不同条件下的石英玻璃的性能指标

从表1可见,原材料的品质直接决定了石英玻璃的光学性能。在同原材料、不同工艺条件下,石英玻璃中的羟基含量差异也很大。这主要是当采用氢氧焰制备时,由于无法避免制备工艺中化学反应所引入羟基问题,因此产品中的羟基含量与氢氧流量成正比。结合上述工艺特点,等离子工艺制备的石英玻璃性能最佳,但由于存在尺寸限制的弊端,无法进一步适合大尺寸石英玻璃基板的市场需求。

“两步法”气相沉积工艺:当采用气相沉积工艺制备粉末棒时,会产生大量的羟基和水分。其中H2O分子的细玻璃微粒置于干燥气氛中加热时,容易被消除,但是颗粒中的化学水Si-OH,特别是孤立存在的化学水很难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必须采用化学反应剂进行化学处理。为了解决羟基问题,将SiCl4、H2、O2火焰水解反应形成的低密度SiO2粉末棒放置于烧结炉内进行脱羟反应,反应式为:

其中,氯气Cl2或亚硫酰氯(SOCl2)作为脱水剂通入烧结炉。通过化学反应脱羟后,再将粉末棒进一步致密、玻璃化后,形成透明的石英玻璃。图1显示了脱羟温度与已致密化光棒中的残余OH-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脱羟温度对脱羟效果非常敏感,当脱羟温度达到℃时,可将OH-浓度减小到低于0.1×10-6的水平。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将炉温升高到℃以上,在Cl2氛围中,才能进入粉末中脱羟;若超出℃时,可能由于外表面已致密化而使得Cl2无法有效进入棒体,不利于有效脱羟,因此,应严格控制脱羟过程中的炉温变化。

图1 脱羟温度和OH离子含量的关系

通过优化“两步法”气相沉积与烧结技术,在保证光学均匀性的同时,也获得更低羟基含量的合成石英玻璃。将制备的合成石英玻璃进行退火、切割、研磨与抛光后,检测其透过率、羟基含量、光学均匀性以及应力双折射等指标。由两步法所制备的石英玻璃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石英玻璃的羟基含量仅为0.06×10-6,光学均匀性为1.3×10-6,应力双折射率为1.3nm/cm,拥有良好的透过率,产品性能符合高端光电领域中光掩膜版用高纯石英玻璃基板的要求。

作者单位: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

年第3期

▼更多精彩推荐,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