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杨桃一一诡异的五棱泽妈妈美食食谱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清代学者周亮工在福建一共待过十二年,可是他说还是对福建的风土人情有七个不理解的地方,其中就有一条是“于果不解羊桃”。羊桃,现在我们都叫做杨桃,吃惯了,也不觉得有什么难以理解之处。但是在古人看来,这种水果的长相确实很怪异。《南方草木状》把羊桃叫做“五敛子”,说它“大如木瓜”——现在的木瓜比杨桃大多了,不过“木瓜”在古代被用来指称好几种植物,这里不一定就是指我们现在常说的番木瓜。嵇含说,那时的南方人把棱叫做敛,因为杨桃有五条棱,所以叫这个名字。到周去非和范成大在北宋来到岭南见到杨桃的时候,反应要比嵇含激烈,他们说这种水果“形甚诡异”。想了半天,他们总算从记忆中找到了与杨桃形状相似的事物,那就是农民碾谷子用的碌碡。到清代,杭州人陈溟子依然认为“身体有脊”的杨桃“形甚异”,但他的老乡兼本家陈坤就没有那么大惊小怪。陈坤只是受不了杨桃的酸(陈溟子倒是肯定了杨桃的甘甜),想必这给他留下的印象挺深,“三敛多酸五敛甜”,他认为这个敛字是“敛颜色”的意思;为什么会突然敛起脸色?因为太酸了,吃的人都拉长了脸。苏轼也吃过杨桃,还为它写过诗,可惜只有一句,“恣倾白蜜收五棱”。意思是杨桃要多放些蜜糖来腌制才好吃——他肯定也同意后人陈坤的意见。周去非也是持这种看法。苏诗的注解者为“五棱”这个词伤透了脑筋。同样是北宋人的赵次公说岭南以田为棱,“五棱”就是田里种的稻子,倒上白蜜,就是用来酿酒,所以苏轼是在说酒呢。还有人说是一种叫紫石英的矿物。可见当时的北方文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南方居然会有植物长成这样,奇形怪状的。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神奇的传说又出现了:人们逐渐认为杨桃可以治疗岭南最让人恐惧的病症,那就是瘴疠与蛊*。陈坤说,中了蛊的人喝下杨桃榨的汁,*素就被呕出来了;杨桃蜜饯拿到北方,从南方移居过去的人不服水土,甚至患上疟疾,吃了都能治好。他还写了诗来称赞这一功能,“不愁烟瘴漫天起,自有清芬解养恬”。如果我们对一件事物的外表感到怪异,我们就会认为它具有怪异的效用,情况往往都是这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