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核司令程开甲走了,他的名字曾列入 [复制链接]

1#
为白癜风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70621/5476801.html

据中科院办公厅方面消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年“八一勋章”获得者程开甲院士于年11月17日上午在北京病逝,享年岁。

程开甲,男,汉族,江苏吴江人,年8月出生,年11月入伍,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正军职常任委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程开甲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四、五届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一生获奖无数,但是,对这些崇高荣誉,程开甲有自己的诠释:“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

这位被誉为“中国核司令”的老院士在自己百岁生日时曾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一腔热血出国求学

程开甲,一位一生操着浓重吴江口音的科学家,他的人生步履是从吴江开始的。年8月3日出生于江苏吴江。祖父程敬斋,父亲程侍彤,母亲董云峰。祖辈早年从徽州到江苏吴江的盛泽经商,祖父去世后家境败落。

年,程开甲高中毕业,同时被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录取。由于浙江大学给予程开甲的是对个别优秀考生的公费生奖励,于是程开甲最终选择了浙江大学。程开甲在浙江大学受教于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苏步青等学界一流的老师。

年,程开甲毕业留浙江大学物理系任助教,并开始钻研相对论和基本粒子。

年8月,在李约瑟博士的推荐下,他怀着一腔报国热血,开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成为著名物理学大师波恩教授的学生。在此期间,程开甲主要从事超导电性理论的研究,与导师共同提出了超导电的双带模型。年秋,程开甲获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程开甲(后左一),玻恩(前右一)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趣事。年,在苏黎世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程开甲与玻恩合写了一篇论文递交给大会。会议召开时,玻恩因故不能出席,于是由程开甲宣读论文。不料程开甲与师兄海森堡就学术观点展开了激烈争论,程开甲时而用英语,时而用德语,与这位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展开舌战。担任裁判的大会主席泡利最后也只得风趣地说:“你们师兄弟吵架,为什么玻恩不来?这个裁判我当不了,还是让玻恩来裁定吧。”

玻恩听到此事很高兴,跟程开甲讲起自己与爱因斯坦长时间针锋相对的争论。玻恩说,爱因斯坦是一个“离经叛道”者,因而才能超越常规。这次谈话,让程开甲终身受益。

▲程开甲

他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年,程开甲获得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成为英国皇家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玻恩十分欣赏他的才能,希望他能留下,并劝他把夫人、孩子都接到英国来。

而年4月下旬,程开甲作出了自己的决定。当时,他正在苏格兰出差。一天晚上,他去看电影,故事片前放了一个短新闻片,那艘在长江上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不顾人民解放军的警告,公然挑衅,被解放军炮火击中,被迫升起白旗,解放军才停止炮击。

这让程开甲大大出了一口气,从这部短片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看完电影,程开甲走在大街上,腰杆挺得直直的,他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回家去!回中国去!程开甲下定了决心。

年8月,程开甲踏上了祖国的土地。他直奔母校浙江大学,被安排在物理系任教授。

“我不管他是不是副司令员,我只看他讲不讲科学”

上世纪50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打破他们的核讹诈、核垄断,党中央决定研制中国的原子弹。

年6月11日,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的功夫完全可能。”

年3月,由钱三强“点将”,经邓小平批准,程开甲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所的技术副所长。程开甲与科学家们一起,开始了研制原子弹的秘密历程。

西北核试验基地初建时,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喝苦水,战寒风,打野兔。不仅粮食吃不饱,戈壁滩上水也珍贵,早晨的洗脸水留着下班洗手,晚上洗脚,澄清了再洗衣服。有时水紧张,几天都不洗脸。

程开甲是核试验研究所的副所长,他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原子弹试验取得成功,测得爆炸时的各项参数和试验产生的效应数据。

为了中国的原子弹,那时他的时间表上没有节假日,一搞起科研来,经常通宵达旦,忘了吃饭睡觉是经常的事。

有一次,程开甲一门心思地研究光辐射和力学冲击波的能量问题,忘吃午饭了。当走出办公室看到别人在午休,他生气地问:“你们为什么上班时睡觉?”大家用惊讶的目光看着他,告诉他现在是午休时间。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连午饭还没吃呢。

由于当时工作条件极其艰苦,长期以来,程开甲养成一个独特的习惯:在小黑板上演算大课题。那时在戈壁滩,他家里有一块小黑板,办公室里放着一块大黑板。他边思考边在小黑板上写下一个又一个技术方案和公式,计算出那些复杂的参数,解出了一道又一道难题。

程开甲常说:“科学实验就得讲严谨,没有严谨就没有成功。”只要见过程开甲的人,都知道他对科学的热情是出了名的。

第一次核试验前,从原子弹爆心向各个测试点铺设电缆时,程开甲提出要在电缆沟里铺细沙,以保证电缆本身和测试的安全。但在一次检查中,他发现细沙没有按要求去铺,立即要求施工人员返工。这时工程队的人不干了,因为已经铺了不少,光返工就得重拉几百车沙子铺上。程开甲坚持说:“不这样就是不行!”问题很快反映到基地张蕴钰司令员那里,张司令果断地拍板:“按程教授的意见办。”

还有一次,他设计的测试方法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包括当时基地的一位副司令员。有人劝程开甲:“人家是副司令员,是基地领导,你不要和他争了,出了问题他负责。”

程开甲严肃地说:“我不管他是不是副司令员,我只看他讲不讲科学,这些数据是在实践中计算出来的,是科学的。要保证安全,就得按数据要求办。我要对核试验的安全负责。”结果还是按程开甲的意见办了。

年9月,在茫茫戈壁滩深处的罗布泊上竖起了一座米高的铁塔,原子弹就安装在铁塔的顶部。程开甲信心十足地对张蕴钰司令员说:“该想的都想了,该做的都做了。原子弹一定能响,不能不响!”

年10月16日15时,在惊天动地的巨响中,百米高塔上腾起了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就在当天,路透社报道:中国今天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从而闯入了世界核俱乐部。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休假,得知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一下子从椅子上弹起来,立即取消休假,返回白宫。

中华民族扬眉吐气了!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核盾牌!

一名纯粹的科学家

为国铸盾,程开甲两度转型,但却从年第一次踏入罗布泊后,就如同戈壁上耸立的盐峭般坚守在此,工作生活了20多年。

程开甲在科研上的勇气还表现在坚持真理。作为一名学者,他始终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各种学术讨论中,他与自己的上级争执过,与自己的同行争执过,与自己的下级争执过,在他的心中,没有权威,如果有,也是“能者为师”的学术权威。一次争执后,他诚恳地对普通技术员说:“我向你们道歉,上次的讨论,你们的意见是对的。” 

后来回忆往事接受采访时,程开甲带着几分遗憾说:“总理交给我的科研任务,我都完成了,但总理交给我学普通话的任务却没有完成。”
  

“程开甲是一名纯粹的科学家。”中国核试验基地首任司令员张蕴钰这样评价程开甲。院士程开甲就是这样一位纯粹的科学家。

年3月27日,因其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作出的卓越贡献,以及一生投身中国核试验事业呕心沥血的付出,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程开甲院士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

年10月16日,伴随一声惊天巨响,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的上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展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为中国在决定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抵制霸权等国际事务中争取到了一个大国应有的话语权和决定权。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凝聚了无数国防科技工作者的贡献。程开甲院士就是他们中的卓越贡献者。

▲研究所的院士们,左四为程开甲院士。

他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半个世纪前,为了那一声让中国人在世界上挺起民族脊梁的东方巨响,程开甲呕心沥血,在之后的20年中,他隐姓埋名,将自己辛勤的汗水与智慧洒在了中国西部那片神秘土地上。他的贡献与他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史册上。他是中国的“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

致敬!

责编:南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