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的白癜风比较好 https://m.39.net/disease/a_m7kpmsm.html蒋校长推荐:
少年,程开甲踏遍了满是尸山血海的破碎山河;中年,程开甲走过了举步维艰的黄沙野地;老年,程开甲终于如愿以偿的登上了世界之巅。
如果现在司马迁还活在世上撰写《史记》的话,那么其中必然会有这样的一段话:“程开甲,徽州人也。少时聪慧,闻名乡内。及弱冠,文采斐然,入太学府研习。时值西夷乱华,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程时时自醒:抛却一身热血,扬我中华雄威。
后赴英学习,嗜学而不敢慢之。时国立,程闻之大喜,毅然回国。国内凋敝,欲以核武兴国。程以渊博而担之,消去身份,历二十载,余人皆以为亡矣。然惊天巨爆,世界震颤。神龙腾九州,华夏共盛举,人始知开甲之威名,遂以“核司令”称之,闻者无不赞叹。后人有诗赞曰:“保家卫国落笔书,上天生我意何如;锦鲤一跃开金甲,百岁老人大丈夫!”
司马迁早就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我写的东西也不可能比得上《史记》的千万分之一,但是英雄始终是英雄,不会因为时空的不同而逊色半分。
年3月27日,程开甲院士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在此之前,他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国防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八一勋章”等等......
但是,对于荣誉等身的程开甲院士来说,我觉得对他一生最重要的奖项,一定是在年获得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是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奖项,无论任何的荣誉都无法与之相比。对于程开甲而言,这是一个回忆当年的凭证,对于中国人而言,这是让我们走向世界之林的战歌。
程开甲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时代悲剧下的“战士”
程开甲是不幸的,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生在那个时代都是一种不幸。彼时,日本侵华,大好河山被日本铁蹄践踏,民不聊生。程开甲在浙江大学与其说是求学,倒不如说是流亡。浙江大学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的炮火,在程开甲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换了7个地方,被称为“流亡的大学”。
所以程开甲很疑惑,为什么堂堂万里中华,竟然连一个学生的课桌都无处安放?这是一种悲哀,悲哀的让人愤怒!多年以后回忆起往日的一幕幕,那份悲愤和苦楚,程开甲仍刻骨铭心。
国内动荡不安,国外对于华人来说,也绝对不是一个“栖身之所”。年,程开甲来到英国求学,尝尽了被人瞧不起的滋味。有一次去海滩游泳,几个中国留学生刚下水,英国人就立即上岸,还指着他们说:“有一群人把这里的水弄脏了。”
身为一个中国人,被外国人鄙视却只能暗自承受。因为他没办法反驳,这个世界只有拳头硬的人才能理直气壮的说话,出生在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连尊严都不配拥有。
直到年!
“那是4月的一天晚上,我正在苏格兰出差,看电影新闻片时,看到关于‘紫石英’号事件的报道。看到中国人毅然向入侵的英国军舰开炮,并将其击伤,我第一次有‘出了口气’的感觉。看完电影走在大街上,腰杆也挺得直直的。中国过去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但现在开始变了。就是从那一天起,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这是60多年过去了,程开甲老人的讲述。在他的记忆里,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对于他而言,这是一辈子都不会磨灭的回忆。
而当先他回国的同学胡济民告诉他:“国家有希望了”时,程开甲心里便已经绝对回国效力。年,程开甲婉拒导师玻恩的挽留,放弃英国皇家化工研究所研究员的优厚待遇和研究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中国,开启了报效祖国的人生之旅。回国的行囊中,除了给夫人买的一件皮大衣外,全是固体物理、金属物理方面的书籍和资料。
在这一刻程开甲的心里,他憋着一口气。他要让所有的华人,包括哪些海外的华人,挺起腰杆,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而他,做到了!
隐姓埋名的“大侠”
回国后最初的十年,是日子平静的十年,直到有一天,一纸调令将程开甲调入了北京。而这次调动的内容是:程开甲接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接任副所长。而说的更明白一点就是,程开甲被国家“点名”参与研究原子弹的工程。
从这一刻起,他消失了。就如同所有消失的“两弹元勋”科学家一样,他们将自己的生命堵在了西北荒无人迹的荒漠上,从此消失20余年。
在这里,他找到了让中国人站起来的希望。与邓稼先和钱学森等人不同,除了科学家的身份之外,程开甲还是一个军人,所以他才被称为“核司令”。也正因为如此,当他目睹了那些年中国的风雨飘摇以及中国人的忍辱负重之后,他迫切想让祖国强大的心情,是任何人都比拟不了的。
所以,为了研制原子弹成功,程开甲豁上了自己的一切。遥想当年,每次开展核试验,程开甲都会亲身到最艰苦、最危险的一线去检查指导。他多次进入地下核试验爆后现场,爬进测试廊道、测试间,甚至到最危险的爆心。到原子弹爆心作考察,在我国前所未有,在世界试验史上也无先例。谁都知道这其中的危险,他们自己心里也非常清楚,这是深入虎穴去追踪考察,对于个人来说是有危险的。然而,他们顾不上所谓的危险,因为在国家安全面前,个人的性命已经可以小到忽略不计。
而程开甲等科学家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多台(套)仪器全部拿到测试数据。而据资料记载,法国第一次核试验没拿到任何数据,美英苏第一次核试验只拿到很少一部分数据。
对于程开甲所参与的事业来说,世界对中国的喝彩声,是从一声巨响开始的。原子弹改变了中国在世界的格局,改变了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地位,甚至改变了中国人在欧美等国做公交车的位置。
而这一切,就是程开甲老院士想要的。他憋着的这口气,终于在原子弹爆炸的那一刻吐了出来。
活着的人本身并不只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更好的活着。
这一刻,他做到了!他们做到了!
行至今日的“幸运者”
如果没有程开甲,如果没有像程开甲这样的老一辈科学家,今天的中国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是像韩国、日本一样,每天仰赖着美国的脸色,惶惶不可终日?还是像叙利亚、伊拉克那样,早就已经沦为战火,再次回到晚清之时?这一点,我们也不知道,也不敢去想。
幸亏的是,我们有程开甲这样的英雄。他们行走在中国之前,用心血拉动着整个中国不断向前,任劳任怨,却也无惧无悔!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共23人。他们分别是:王大珩、钱三强、于敏、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郭永怀。
无论到了什么时候,请记住他们!
而今的程开甲,已经是岁的高龄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幸运的,因为他的双眼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当年的中国人民温饱还是问题,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了经济危机之下拉动世界经济的唯一马车;当年的中国需要用强大的武器保护疆土,如今的解放军已经成为了边境之上最坚不可摧的长城;当年的中国人在其他国家看来是低等的种族,如今的中国人走到世界上任何的角落都不敢让人轻视。
有一种强大,叫做让敌人望而却步!
少年,程开甲踏遍了满是尸山血海的破碎山河;中年,程开甲走过了举步维艰的黄沙野地;老年,程开甲终于如愿以偿的登上了世界之巅。
有他,是中国之幸;有中国,也是程老之幸。
有人说,一篇文章没有遗憾是不圆满的。但是对于程开甲来说,这一生没有什么遗憾,因为他最想做到的事情,他做到了,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