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新手上路
- 1
- 11
- 2020-03-27
|
1#
t
T
发表于 2025-02-09 17:01
|只看楼主
华人星光(ID:hrxg)原创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八佰》点映,热血燃爆, 当鲜血照映长空,子弹划破苍穹, 不少观众表示, 在观影过程中“哭得口罩都湿透了”。 但是,很多人只看到电影中, “八佰”惨烈血战如同置身炼狱, 却不知: “八佰”壮士最后的结局, 竟是被凄凉的出卖…… 故事始于年10月淞沪会战末期, 抵抗日趋艰难, 蒋介石决定撤出大部队, 同时命令顾祝同将军, 让其麾下88师留守上海, 好掩护大部队撤离。 约30万日寇狂扑而来, 留多少人能拖住装备精良的日军? 最初,顾祝同计划留一个师, 可一个师也挡不住30万日军啊, 无论留多留少,都是必败的结局。 未免更多牺牲, 在88师师长孙元良建议下, 先缩减为一个团, 最后,只留下了一个加强营。 这支只有人左右的孤军, 营长为陆军少校杨瑞符, 团副团谢晋元, 是特派给孤军的最高长官。 他们接到的命令是, 守住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 为大部队撤退赢取时间。 四行仓库位于苏州河北岸, 是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建筑, 建造的十分坚固。 可再坚固的地方,就凭区区人, 要想挡住30万日寇, 根本就是有去无回! 谁都知道, 这就是要拿孤军所有人的命来堆叠。 然而,当杨瑞符接到命令坚守仓库时, 竟热血沸腾,非常高兴, 他明知道,这是一场必败的战斗, 也明知道, 他可能会与他的部下全部牺牲, 可他说: “大敌当前,男儿只愿以死报国。” 战前,谢晋元题字: 余一枪一弹决与倭寇周旋到底。 杨瑞符题字: 剩一兵一卒誓为中华民族求生存。 当被问及孤军人数,为迷惑敌人, 谢晋元说“八百”, 这便是今天“八佰”的由来, 这只孤军,也被称为“八百壮士”。 纪念馆谢晋元杨瑞符留字 惨烈战役,从年10月26日开始, 当日军先头部队, 气焰嚣张挺进到四行仓库前, 突然遭到猛烈枪击, 他们根本没有想到,重兵围困的上海, 居然还敢有一支中国部队守在这里! 反应过来的日军, 切断四行仓库水电,再发起进攻。 唯一庆幸的是,日军不敢用炮弹, 因为苏州河对面就是英法租界, 为了避免炮弹落入租界引起争端, 日军只能用重机枪。 战斗打响,天昏地暗, 四行仓库上累累弹孔, 每一个都穿透在灵魂深处, 书写了民族不屈的亡魂, 书写了吾囯吾民宁死不退的勇气!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 最为悲壮泣血的一幕: 当密集的子弹呼啸而来, 血色映照夜空无边无际, 长夜漫漫,魂归九泉, 孤军, 眼睁睁看着身边一个个战友倒下, 明知道下一个倒下的是自己, 仍要站在四行仓库的最前面! 这是怎样的一种悲戚, 又是怎样的一种豪迈! 为我中华,视死如归! 苏州河南岸的百姓, 围观了北岸这一场战斗, 硝烟弥漫,血色无边, 苏州河两岸, 一侧是浴血抗争的黑暗, 一侧的安稳生存的光明, 天堂地狱,竟只在一河相隔, 这样的事,世界上绝无仅有!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孤军英雄, 以血肉之躯和枪林弹雨相搏。 硝烟散尽,遍地尸骸, 却仍有隐隐绰绰站立的伟岸身影, 胳膊中枪,腿部受伤,站立不稳, 他们互相搀扶,日寇分明看到了, 这群伤残老兵眼中的怒火滔天, 死守就是死守,绝不后退半步! 谢晋元率敢死队疯狂冲杀, 眼看日寇冲破壁垒,接近四行仓库大门, 挡不住了! 那不满19岁的敢死队少年陈树生睚眦俱裂, 浑身挂满手榴弹, 不顾一切从高墙上纵跃而下, 似一片落叶坠落,砸在日寇军队中。 震耳欲聋的声响后,燃起冲天火焰, 19岁的少年,尸骨无存…… “娘,舍生取义,儿所愿也……” 这是少年,留给世界最后的话语! 《八佰》电影中, 整个机枪连的战士们每个人, 都和陈树生一样, 毫不畏惧绑上了炸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便是: 一寸山河一寸血! 十万青年十万兵! 那是怎样的一种惨烈啊, 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却用死发出无声的怒吼: 用我的命,换民族的生! 这一卷悲壮长诗, 让看客长泪,痛彻骨髓, 明知死路,但死亦何惧?! 在孤军雄壮的悲鸣前,日寇止步, 他们冲不进,打不败, 那区区几百人守着的弹丸之地, 竟如铜墙壁垒, 除了能留下密密麻麻的弹痕, 日军无法往前一步。 战斗到29日, 谢晋元致函上海某团体表示: “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守土卫国, 职责所在,洒最后一滴血, 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 慷慨激昂的言词,令人肃然起敬。 30日,屡遭惨败的日军,恼羞成怒, 不断以平射炮猛轰,密集时达每秒钟一发, 隆隆之声,不绝于耳; 并到处纵火,仓库外一片火海; 甚至还恶毒地发射毒瓦斯弹, 完全不顾国际公法, 致孤军数人中毒受伤。 日军军事、外交官员纷纷扬言: “将不顾一切后果, 不惜采取极端手段,对付中国守军。” 谢晋元振臂一呼“宁死不退,” 他组织孤军在阴冷仓库里, 写下封遗书, 给妻儿、给父母,字字血泪, 谢晋元写道:“晋元决心殉国, 誓不轻易撤退, 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 四天四夜死都不退,就这样硬扛了过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试问中国军人的骨头有多硬? 看看四行仓库中的“八佰”壮士! 一首《歌八百壮士》 成为抗战振奋人心的不朽乐章: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 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孤军悍勇,就是这样的硬骨头精神, 让无数热血青年受其感召, 前赴后继抗击日寇, 只为我民族不亡! 然而,这用生命堆叠的胜利, 却如昙花一现,短暂的可怕。 这场死守不退的战斗, 引起国际的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