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陶勇陶勇,越战越勇,先灭黄百韬,后擒杜 [复制链接]

1#

经过数十年的浴血奋战,在共产党带领下,中国迈向伟大复兴之路,一个崭新朝气蓬勃的中国在世界东方冉冉升起。在血与火的年代,一大批中华儿女为了民族解放献出生命。还有更多的将帅从血与火的战场走来,在庆祝新中国的礼炮声中,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和授予他们应有的荣誉。

熠熠生辉,将星闪烁。党和国家根据贡献,授予以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等将衔。战争年代他们叱咤风云,运筹帷幄,驰骋沙场,决胜千里之外。他们将中华民族拯救于水火,免于国土分裂,国家走向强盛,立下不朽的功勋。

陶勇就是这众多将星中的一员,他在战场浴血奋战,令敌人闻风丧胆,他智勇双全,可和历史上名将比肩而立。以下几个战例足可证明陶勇智勇双全,具有大将之风范。

《激战淮海,歼灭黄百韬》

年解放军拉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继辽沈战役后,淮海战役的序幕也随即拉开。蒋介石在以徐州为中心淮海地区陈兵八十万,妄想和解放军做最后一搏。华野和中野联合准备在淮海给蒋介石一击,这是冰与火的碰撞,刀与剑的交锋,必将是翻江倒海,惊天动地。

蒋家王朝灭亡前最后挣扎,蒋介石压上最后的家底,将部队龟缩在以徐州为中心的陇海、津浦线上,华野、中野想吃掉庞大的蒋军集团绝非易事。

于是粟裕升帐点将布阵,粟裕说:蒋介石把数十万部队龟缩在一起,让让我们啃不动,嚼不烂。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就将他们分割开来,集中兵各个歼灭。先歼灭黄百韬兵团十五万人。粟裕将穿插分割任务交给华野四纵和八纵,由四纵司令员陶勇统一指挥。

陶勇接到任务召开全纵队誓师大会,陶勇号召全纵队指战员,要树立打大仗,打恶仗、连续作战,不怕牺牲,决战淮海,全歼黄百韬。经过动员,广大指战员求战积极性高涨。只待一声令下,立即投入围歼黄百韬战场。

11月6日华野总部一声令下,拉开淮海战役的序幕,各个纵队以排山倒海的声势扑向徐州刘峙集团的防线。陶勇所率领的四纵、八纵和兄弟部队穿插围歼黄百韬兵团,经过两天战斗,华野成功将黄百韬分割出来,黄百韬已成网中之鱼。

11月10日华野下迖对黄百韬总攻的命令,陶勇率领四纵猛攻碾庄,歼灭黄百韬25军大部,黄百韬带领仅剩的兵力退守尤家湖负隅顽抗。粟裕电令陶勇,要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尤家湖,並调特纵四辆坦克归陶勇指挥。经过数日战斗,黄百韬兵团在华野攻势下,土崩瓦解。黄百韬见大势已去开枪自杀。此战陶勇四纵以伤亡人的代价歼敌2万多人,其中俘敌包括中将军长以下1万3千余人的胜利。

《陶勇神勇,活捉杜聿明》

黄百韬的兵团的復灭,沉重打击国民党军队的信心,使徐州“剿总"失去一支重要力量,胜利的天秤朝解放军倾斜。损失黄百韬兵团,蒋介石部队显得兵力不足,力不从心。

为此华野和中野准备进行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给国民党徐州剿总致命一击。第二阶段是将国民党黄维兵团分割出来,围而歼之。黄维是蒋介石忠实死硬分子,他率领的兵团包括五个军,是蒋介石嫡系中的精锐。

华野和中野联合指挥部将围歼黄维兵团阻援任务交给陶勇,让陶勇统一指挥四纵、八纵、十一纵、十二纵、渤海纵队,组成东路阻援集团,保证中野围歼黄维兵团。

这是陶勇第一次指挥如此庞大规模兵团作战,感到肩上担子沉重。

蒋介石得知黄维被围,着急上火,急令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前往双堆集解围,但遇到陶勇部队顽强阻击。蒋介石见救援不成,增援部又有被围危险,又电令杜聿明放弃徐州,率剩余三个兵团二十万部队撤离。防止杜聿明逃窜,华野急电陶勇阻击变追击,率五个纵队紧急追击,咬住不放。

12月15日黄维兵团被歼,平津战役在紧张部署中,防止平津国民党部队南逃,毛泽东根据全国战场需要,麻痹蒋介石,让蒋介石产生幻想,令华野将杜聿明围而不歼。先解决平津然后回头再将剩下的杜聿明集团吃掉,这就是吃一个,圈一个,最终将国民党精锐全部歼灭在长江以北。

进入年1月,平津战役大局已定,胜利在望,是吃掉杜聿明集团的时候了。1月6日华野下达向围困的杜聿明集团总攻的命令,解放军经过二十多天的休整,精力旺盛。陶勇指挥四个纵队杀向敌营,杀声冲天,万炮齐呜,敌营变成一片火海。在陶勇部队猛烈打击下,士气低落的国民党部队如惊弓之鸟,土崩瓦解。只得节节败退,抱头鼠窜。

6日晚,陶勇所在部队摧枯拉朽,秋风扫落叶,迅速到达预定目标,然后向纵深发展,陶勇电令所属部队向敌军指挥部推进。杜聿明对东野推进速度始料不及,不得不逃到5军军部,可陶勇部队紧追不舍,随后赶到,5军也大部被歼。杜聿明无处可逃,只得化妆成士兵,隐藏在被俘的队伍中。此时淮海战役进入收尾,陶勇兴奋不已,唯一不足的是不知道杜聿明去向。

各师上报战果,一个叫“高文明"的十三兵团军需官引起陶勇注意,他衣着讲究,戴着进口防水手表,用派克钢笔,却不认识十三兵团各个处长的名字。陶勇眼睛一亮,难道是杜聿明这条大鱼?陶勇让人将其带到司令部,因为纵队政委郭化若和杜聿明是黄埔学校同学。

“高文明″被带到司令部,郭化若政委见到“高文明"笑着说,杜司令别来无恙,杜聿明接过陶勇递给的香烟,不好意思低下头,陶勇和郭化若哈哈一笑。

《兵临长江,炮轰英军舰》

年,三大战役后,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基本消耗殆尽,南京国民党政府逃到广州,留下外国驻华使馆在南京观望,这其中包括英国使馆和游戈在长江的英国舰队。解放军陈兵长江,枕戈待旦为渡江做准备。

年的鸦片战争为英国舰队进入长江敲开大门,从此英国以主人的身份在中国横行一百多年,英国舰队在中国沿海长江游戈,横冲直撞。此时英国舰队紫石英号、伦敦号、黑天鹅号,开到解放军前沿阵地,並向陶勇所部开炮,造成我部重大伤亡。

在此情况下,陶勇司令员果断下令向英国舰队开炮还击。顿时紫石英被击伤,伦敦号和黑天鹅号丢下紫石英号狼狈逃窜。英舰队伤亡数百人,紫石英舰遭到重创。

避免进一步伤亡,紫石英舰升起白旗,这是年鸦片战争以来英国第一次在中国升起白旗。

这一炮是一百多年对西方列强第一炮,这一炮是宣言书,宣布西方列强在中国特权的终结。这一炮震惊了世界,英国的丘吉尔吃惊不小,竟敢在太上动土。可我们就是动了,炮轰了,你能怎么样!

苏联也吃惊不小,解放军胆子够大的,英国毕竟是世界三大巨头之一。

毛泽东听到消息也吃惊不小,毛泽东吃惊是马上要建国了,涉及到外交问题,但随后加以肯定和赞同地说:只要进入我防区,进行挑衅打他没有错。毛泽东笑着对陈毅说:即然哪么喜欢打军舰,以后就让他干海军吧。

建国后陶勇任华东海军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兼东海舰队司令员。将

陶勇年生于安徽霍邱,年授予中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