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制造机器视觉产业链价值涌现 [复制链接]

1#

摘要

机器视觉作为人类的“机器之眼”,赋能智能制造。其具备识别、定位、测量、检测、引导五类功能,且相对于人类视觉,机器视觉具有高效率、高度自动化的特点,可以实现很高的分辨率精度和速度。产业链上游是机器视觉底层开发商,即核心零部件及软件提供商;中游是机器视觉二次开发的系统集成和软件服务商;机器视觉下游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多种制造与服务行业。

机器视觉产业由外到内全球加速,国内企业奋起直追。机器视觉概念出现于海外,目前全球机器视觉技术仍处高速发展期。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超88亿美元,年将超亿美元。国内发展进程起步于工业化加速期,目前已形成规模,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销售额达83亿元。国内竞争格局较分散,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上游核心零部件仍由国外企业占据更大份额和规模优势。

国内企业由易到难进入产业链上游,从光源、相机、镜头到图像处理软件实现国产替代。光源方面,中国机器视觉光源市场规模扩张迅速,主要应用的LED照明产品是中国优势产业。工业相机全球市场规模稳定扩张,中国迅速追赶。镜头领域市场规模与工业相机息息相关,前期由国外巨头垄断,近年国产厂商迅速发展。图像处理软件由外国品牌厂商主导,底层算法基本被垄断。国内厂商多进行二次开发,仅创科视觉、维视图像、奥普特、海康威视、众为兴等少数企业完成底层算法研究并有一定应用。

产业链下游应用场景丰富,延伸至电子及半导体、汽车制造、智能驾驶等多个行业领域。其中电子及半导体领域占工业视觉总体市场的46.6%,汽车制造占15.3%。电子及半导体领域工业视觉加速扩张,年国内市场规模突破20亿元。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居于全球前列,年我国汽车领域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超10亿元;汽车智能驾驶要求的ADAS技术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预计到年,ADAS全球整体市场规模近亿欧元,年我国ADAS市场规模或超亿元。同时,机器视觉在食品包装、药品医疗及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均已进入广泛应用阶段。

机器视觉以固有优势扎根,借助利好的宏观环境与*策环境蓬勃发展。机器视觉技术天然具备精确性、持续性、高效性以及可重复性的固有优势,可以在精确制造、成本控制、持续工作、环境适应等方面替代人工以提高生产制造的精度与效率。伴随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与劳动力成本上升,机器视觉作为新解决方案的核心可以实现智能设备的生产替代。同时,国家年以来出台多项*策及文件,持续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