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医院地图 http://m.39.net/news/a_8582948.html孔少华,原名孔祥璆,字鸣之,“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之五子,孔子第75代后裔。先生稍长即随父侍诊,尽得真传,后师从温病名家张菊人,受益颇深。
先生秉承家学,继承和发扬了孔伯华老先生的学术思想,尤其在温病方面,重视伏邪学说,并擅长以伏邪理论来指导治疗杂病。
图
孔少华先生旧照
孔老认为,妇科病多以气血不和为主,挟湿者多、阴虚、血热者多,故治疗上多以调和气血为主,参以渗湿、益阴为法,随症加减,辨证治疗。分述如下:
一、养血活血
妇女以血为本,血以通调为和。孔老认为今天的妇女与古时有异,地位大大提高,饮食营养一般不缺,除非失血过多引起的以外,真正血虚者不多,故临床很少用四物汤,常用养血活血之品如紫丹参、桃仁泥、鸡血藤、泽兰叶。丹参有养血活血凉血之功,古人云:“一味丹参,功同四物”,鸡血藤养血活血,桃仁泥活血化瘀,泽兰叶活血利湿行水,四味药组合,药性平和,而养血活血之功甚佳,且不似四物汤归芎之温燥,白芍、地*之酸敛滋腻,适于一般调经之用。当然若患者确属血虚者,四物汤应当应用。对于瘀结较重者,如闭经、肌瘤、囊肿之类疾病可酌情加用荆三棱、蓬莪术、炒二丑、制乳没、血竭、水蛭等峻猛破血之品。
二、疏肝理气
肝藏血,主疏泄,肝气的条达是经血通调的关键,故治疗妇科病必须注重疏理肝气。因今人肝阴不足者多,孔老疏肝理气不用柴胡之辛燥,以防劫肝阴。常用香附米疏肝理气,川郁金解郁理血,以橘子核理下焦气化,有寒者加台乌药,胁痛加小青皮,痛经者常用金铃子散(元胡、川楝子),肝气郁滞明显者每加玳玳花、绿萼梅、佛手等芳香而不温燥之品,在疏肝理气的同时,常常配伍生牡蛎、霍石斛等养阴之品使郁结开而阴不伤。
三、运脾渗湿
孔老认为今人脾湿普遍较重,妇女也不例外,妇科病不仅带证以湿为主,其它病也每多兼湿。湿之来源,多因肝气郁滞,克犯脾土,脾失健运,致气滞湿停,或因饮食不节,嗜食辛辣厚味生成。气滞湿郁除可导致带下量多外,还可引发月经紊乱,如经行不畅,经来量少,甚至郁闭不通,或郁结于卵巢则为卵巢囊肿,郁结于子宫则为子宫肌瘤,停于腰则腰酸乏力。湿与寒合则为寒湿,与热合则为湿热,今人阴虚内热者多,故以湿热之证为多,故孔老治疗此类疾病每用运脾化湿之品如橘子络、法半夏、云茯苓、云苓皮、生薏苡仁、川萆薢等,带下病重加鸡冠花,湿热重者常加炒知柏、川牛膝、滑石块以清利之,寒湿者加台乌药、川椒目、北细辛等以温化之。
四、咸寒滋阴
今人肝肾阴虚者多,对于肝肾阴虚者,孔老喜用生牡蛎、生石决明、生海蛤、生鳖甲、败龟板等类滋阴潜阳之品,以其入下焦肝肾,咸寒益阴而不滋腻,且有抑肝平木潜阳,软坚散结,凉血利湿之功,对于今人肝肾阴虚又多兼肝旺、湿热、痰瘀互结者甚宜,妇女病阴虚血热之月经过多、漏下、更年期综合征,湿瘀互结之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证,最宜用此类药物。但药物过寒易凝,当以辛温行气之品佐制之。
五、温经散寒
妇科病下焦虚寒者亦不在少数,常导致经来不畅,痛经,不孕等证,孔老常用温经之品如橘子核、荔枝核、台乌药,较严重者,孔老常以川椒目3g、北细辛3g配伍,北细辛辛温入肾经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川椒目入下焦通行水道,两药配伍可开启下焦寒湿闭阻,对于下焦寒湿引起的痛经、闭经、不孕等均有良好效果。另外宫寒闭经、不孕者,孔老喜用紫石英温肾暖宫。
六、凉血止血
孔老认为今人阴虚血热者多,故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病虽然有气虚、血瘀等原因,但仍以血热妄行者多,故治疗上每以凉血止血为主,常用药物如生地榆、鲜茅根、荷叶、藕节、大小蓟、鲜生地等,并常配伍阿胶珠、血余炭以养血止血,还喜用三七粉、生炒蒲*止血化瘀,以防止血留瘀。当然若有气虚者加生*芪、*参等补气摄血,肾虚者加杜仲炭、川断、金狗脊等固肾止血。
需要说明的是,孔老用药喜用滋阴凉血之品,只是在确实有阴虚血热者方用之,血气温则流通,寒则凝滞,过于寒凉,反易变生它病,不可不知。
以上为孔老对妇科疾病临床辨证用药之常法,临床症状错综复杂,常中有变,总之要辨证论治,知常达变,有是证用是药,不可胶柱鼓瑟。
注:本文内容节选自《孔少华临证经验簒要》,《孔少华临证经验篡要》一书由张绍才、阮劲平、孔令谦整理,孔令誉、潘竹立、经燕、步云霓、赵宇宁、刘观涛、张磊协助整理。
▼
孔令谦先生
▼
孔医堂创始人
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嫡孙
北京伯华国医传承发展中心理事长
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曾获“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中华儿女年度特别推荐人物”荣誉称号
END小红书
孔令谦新浪微博
孔令谦医话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