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解析十四
TUhjnbcbe - 2020/12/12 14:25:00
20年牛皮癣案

姚某某,男,39岁,河南浚县本地人,时间:年5月15日就诊。

病症:患者有牛皮癣病史20年余,多年治疗时好时坏,始终没有结果,全身散在性皮损大小不一,睡眠一般,胃口好,大便如常,小便*,汗比较多,舌呈布袋样,根部隆起,全舌布满散在郁热点,舌中部纵横裂纹,根部苔腻厚,脉右手关稍浮,沉取细紧滞,肺弱滑意,脾气滞弱,湿滞,命门火弱似有滞象,左手浮兼滑,沉取微劲滑象,心弹指,肝洪微滑劲,膀胱紧滞稍滑,尺短弱滞。证属表里两寒,治宜温通表里,处方用药:

处方一:

桂枝15g,白术15g,仙灵脾20g,生姜30g,小茴香20g,法半夏20g,陈皮15g,土茯苓30g,白芷15g,天麻20g,徐长卿15g,厚朴15g,益母草15g,*参15g,鹿角霜30g。10付。

处方排序:

桂枝、白术、仙灵脾、生姜、小茴香。陈皮+法半夏+土茯苓、白芷+天麻+厚朴、徐长卿+益母草、*参+鹿角霜。

处方点评:

处方是扶阳医学桂枝法(桂枝、白术、仙灵脾、生姜、小茴香),开表建中、协调阴阳;加陈皮+法半夏+土茯苓理气化痰、降逆解*;白芷+天麻+厚朴通三阳、去风气、达阳明;徐长卿+益母草去风解*、化湿活血;*参+鹿角霜补肺气、扶阳气,以助后天之用。

处方二:

制川乌30g(先煎1小时),生*芪90g,*参30g,丹参20g,炙甘草10g,白芷15g,天麻20g,徐长卿15g,桃仁15g,薏苡仁30g,酒大*10g,升麻15g,鳖甲15g,羌活15g,紫石英45g。10~20付。

处方排序:

制川乌、生*芪、*参、丹参、炙甘草。白芷+天麻+徐长卿、桃仁+薏苡仁+酒大*、升麻+鳖甲、羌活+紫石英。

处方点评:

处方是扶阳医学川乌法(制川乌、生*芪、*参、丹参、炙甘草),透邪通络、益气活血;加白芷+天麻+徐长卿通阳去风、息风止痒;桃仁+薏苡仁+酒大*破血化瘀、化湿通下;升麻+鳖甲透达厥阴、引邪外出;羌活+紫石英透太阳、达海底,通达内外。

处方三:

制附片45g(先煎2小时),生姜30g,炙甘草10g,白术15g,仙灵脾20g,桂枝20g,陈皮15g,法半夏20g,土茯苓30g,白芷15g,天麻20g,徐长卿15g,瓜蒌壳15g,薤白15g,*参30g,鹿角片30g。10~20付。

处方排序:

制附片、桂枝、白术、仙灵脾、生姜、炙甘草。陈皮+法半夏+土茯苓、白芷+天麻+徐长卿、瓜蒌壳+薤白、*参+鹿角片。

处方点评:

处方是扶阳医学附子桂枝法(制附片、桂枝、白术、仙灵脾、生姜、炙甘草),温通表里、协调阴阳;加陈皮+法半夏+土茯苓理气化痰、除湿解*;白芷+天麻+徐长卿通阳去风、息风止痒;瓜蒌壳+薤白宽胸理气、通阳散结;*参+鹿角片补肺气、壮督脉,以助先后二天之精。

复诊(年6月19日):

今天复诊,按照上面计划已经服药一个月,即每处方服用10付,今天来进行挑针二诊治疗,全身性皮损已经恢复七成之多,未再有出现白皮屑,露出红色的皮肤,只有头后部仍然有皮屑比较多,进行挑针治疗第二次,处方仍然从第一方开始,进行第二个疗程服用,连续服用三个疗程。

治病次第解析:

本例病人牛皮癣病史20年余,为什么中西医治疗总是反反复复呢?其关键就是一个“理”字未明,即要顺势而为,而不是去压住皮肤的开合呼吸功能,扶阳医学的治疗就是顺从皮肤开合呼吸功能,故服用一个月就效果显著。

处方一是,扶阳医学桂枝二陈法加味,开表去风、协调阴阳、化湿除湿、通阳息风、扶阳助正等,乃为其开道之方。

处方二是,扶阳医学川乌法加味,透邪通络、益气活血、去风除痒、破血除浊、通利下焦、引邪外出、透达内外,以扫除一切污染。

处方三是,扶阳医学附子桂枝法加味,温通表里、益气活血、宽胸理气、去风止痒、扶阳助正等,重在扶助心肾阳气,因为《内经》上有“诸痛疮痒,皆属于心”,故重点恢复心脏功能,则本病才能最后达到根治之目标。

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解析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