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上海市名中医蒋健治疗肺胀重兼顾
TUhjnbcbe - 2021/7/8 0:02:00

医师手札

蒋健,岐*学者,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年10月18日中午,蒋健教授于上午门诊结束后,来到笔者所在的传统中医科病房教学查房,值患者准备出院,诊治过程如下。

李某,男,6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6年,伴气喘2年,加重5天就诊。患者6年前每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当时无气喘、双下肢水肿,医院抗感染治疗后缓解。此后易感冒并于感冒后咳嗽咳痰持续,迁延难愈,均予抗感染治疗。2年前出现气喘,动则尤甚,咳喘甚则有过晕厥史。肺功能检查示FEV1/FVC45%,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后病情经常反复,长期以抗感染及解痉平喘药品进行治疗。5天前咳痰、气喘加重,喘息动则尤甚,医院就诊,收住入院。顷诊:咳嗽咳痰,痰色白质黏、难以咯出,喘促气短、动则尤甚,胸部膨满,腹部膨隆,头胀痛晕呈夜间加重,怕热易汗,体型偏胖,面色暗红,舌暗红、苔白腻,脉沉细数。

中医诊断为肺胀病。处方:射干15克,炙麻*12克,桂枝9克,苦杏仁9克,甘草12克,炒白芍15克,厚朴12克,五味子9克,白前9克,*芩12克,鱼腥草30克,金银花30克,坎炁2条,紫石英15克,14剂。要求自行煎药,每日1剂,日服2次,每次毫升。

年11月2日门诊复诊:服药后,咳嗽咳痰减轻,气促有所缓解,白痰易咳出、质尚偏黏,头胀痛晕不再,舌暗红、苔薄腻,脉沉细。原方加减续服2周以资巩固。

蒋健教授处方虽区区14味药,但不难看出其包含了麻*汤、三拗汤、桂枝汤类(含桂枝加芍药汤、芍药甘草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大青龙汤、射干麻*汤等经典名方或其内涵在内。

麻*汤、三拗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射干麻*汤合白前,肃降肺气,宣肺化痰,降逆平喘。因患者咳并不甚,故舍射干麻*汤中止咳药紫菀、款冬花而取射干以助麻*平喘。本例虽无发热,然宿痰胶结日久、质黏难以排出,必蕴内热,故去大青龙汤中石膏,而代之以*芩、鱼腥草、金银花清热解*,散结消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伴肺部炎症,热*内蕴亦是肺胀常见病机。

喘息气促是肺胀主症之一,与支气管痉挛造成肺气壅滞、气道不畅有关。根据蒋健教授经验,芍药甘草汤(桂枝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类方均含芍药甘草汤)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有效,有助于配合麻*、射干平喘。

反复感邪而诱发肺胀发作是本病临床特征,故取桂枝汤调和营卫,固表以防外邪侵犯,有利于去除发病诱因,治已病与治未病兼顾。

本患者病程较长,在发作时标实为主,但已见本虚之端倪,表现为喘促气短动则尤甚,提示有肺肾气虚、肾不纳气之兆,故用紫石英温肺下气,此药适合于肺虚咳喘;再用坎炁补肾纳气、平喘、敛汗。如此则兼顾本虚标实。蒋健教授在查房时说,对于肺肾俱虚、肾不纳气的喘嗽,用紫河车粉口服以补益肺肾、纳气平喘,效果将会更加显著。但由于本院紫河车缺货,姑以坎炁代之。

综合以上,本案本虚标实、上实下虚而以实为主。以麻*、桂枝、射干肃肺降逆平喘外,以五味子、紫石英、坎炁兼顾补益肺肾、纳气平喘。痰色白、苔白腻、脉沉细,性质属寒;痰黏、头胀痛晕夜间加重、怕热易汗、舌暗红、脉偏数,性质属热,寒热错杂。故以麻*、桂枝温散药外,还用*芩、鱼腥草、金银花等寒凉药以寒温并用。全方偏温散发汗解表,故以五味子、白芍药敛阴固表止汗。组方治疗体现了标本兼顾,肺肾兼顾,寒热兼顾,宣肃兼顾,虚实兼顾。尽管治则体现了诸多兼顾,但蒋健教授处方用药简洁而并不繁杂。例如,对本案头胀痛晕未予兼顾,因《丹溪心法》谓“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方中既含清热化痰药物,痰热去则头胀痛晕当自止。再如,方中五味子可一药三用:敛肺平喘、滋补肾阴、收敛止汗。由此可见,用药简洁要在准确把握病机和熟谙药性之上。

本案属于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难以彻底治愈,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目的在于减少发作、减轻症状、改善预后。事实上,患者服药2周后,症情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整理:傅慧婷,上海中医院传统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传承人才项目成员;孙玄厹,上海中医院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岐*学者工作室师承学员)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市名中医蒋健治疗肺胀重兼顾